
12月1日,备受关注的京昆高速公路蒲城至涝峪段改扩建工程传出捷报,蒲城至富平44公里路段第二次主线交通导改顺利完成,该路段右幅按期实现沥青路面中面层贯通节点目标。此次导改通车是该项目路面施工取得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时此刻,鏖战在京昆改扩建路面1标施工现场的陕西路桥人群情振奋,他们用实干苦干、担当奉献的热情,在渭北大地上唱响大道如虹的高昂旋律;他们用开路先锋、勇立潮头的激情践行了陕西交控“主力军”和“突击队”的庄严承诺。
开路先锋 直面挑战不畏难
京昆线蒲城至涝峪段改扩建工程,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和陕西省“稳增长、促投资”重点推进项目,途经西安、渭南两市核心经济区,为确保2023年9月底建成通车,项目采用“边施工边通车”的方式,改扩建后,京昆高速蒲城至涝峪段将升级为双向八车道。今年5月,陕西路桥集团牵头的3家兄弟单位中标蒲城至涝峪段改扩建工程路面、交安及机电工程施工1标,该标段总长度93公里,其中陕西路桥施工的路面工程61公里。这项任务是陕西路桥近年来中标合同额最大、路段最长的改扩建路面工程,面对新使命、新挑战,陕西路桥上下铆足一股劲,发扬南环精神,刷新南环速度,坚决打赢京昆改扩建攻坚战。
承担路面施工任务的陕西路桥路面公司抽组精兵强将跑步进场后,对该项目“三大三多三少”的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工程体量大、安全保畅压力大、资源配置投入大,路面结构层类型多、新旧路拼接工序转换多、沿线涉及区县村镇多,可用于场站建设的临时用地少。单就场站建设,就给项目部出了个难题。3月1日自然资源部有关工程建设临时用地的新政出台后,场站选址征地工作难度骤然加大。项目领导班子果断调整思路,在临时征地自建拌合站的同时,积极寻求社会资源为我所用。面对六十年不遇的高温“烤验”,项目“先遣组”三队人马徒步沿线61公里,围绕控制临建成本、节约利用资源的原则,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兼顾。第一拌合站利用了位于渭南市蒲城县的原中铁建已完工程场站,第二拌合站为坐落于蒲城县兴镇自建场地,第三拌合站利用了富平县通平砼制品有限公司的现有拌合站用地,第四拌合站利用了位于富阎新区的陕西物流建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已有建设用地,项目经理部驻地利用了阎良城区原西飞工学院的闲置土地和办公场所。京昆项目临建用地难题的破解,既是“善合作”工作方针的深入贯彻落实,也是这一方针给项目施工管理带来的最大实效之一。
针对本项目前期筹建和施工组织、技术工艺的特殊复杂性,陕西路桥集中内外部专家开展前期策划考察调研,集思广益,汲取众智,为项目快速开局、高点起步、又好又快推动生产施工提供了科学精准的操作指南。
发扬优势 京昆速度显实力
京昆改扩建项目是陕西交控集团组建以来,一次性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里程最长、施工组织难度最大、技术管控最严、交通保畅最复杂的高速公路,也是陕西路桥继西安外环南段路面建成通车后的“一号工程”。路面项目部自进场以来,陕西路桥集团和路面公司主要领导协调指导、驻点督导,强化优化人财物等各类资源要素配置,为一线施工减负赋能。陕西交控和市政路桥集团领导多次深入现场,统筹谋划,助力支招,合力解决安全保畅、交叉施工、工作面不连续等矛盾困扰,为项目生产施工稳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陕西路桥作为本项目的牵头人,更是把“讲团结、顾大局”的方针体现在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积极为兄弟单位施工提供资源、让路解难,促进了交控旗下全体参建单位比学赶帮、并驾齐驱。
路面施工是陕西路桥的传统优势,京昆改扩建路面项目管理团队和全体参建人员肩负重任,立志把这个项目建成发扬路面优势、再展路桥雄风的代表作。京昆改扩建路面工程合同工期17个月,实际施工工期仅有14个月,每月平均需完成产值为9000万元以上,水稳(底)基层混合料总量223.1万吨,沥青混合料总量107.9万吨,2022年年底前分别需要完成40%、30%。任务艰巨,使命光荣。9月1日开始,项目部按照交控集团和建设管理处的总体要求,锚定11月底右幅中面层贯通、实现交通转换的目标,对标对表挂图作战,迅速掀起“大干90天”劳动竞赛。4个拌合站、5个水稳作业班组、3个沥青作业班组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高峰时期投入人员700余人,摊铺、碾压设备68台,运输车辆200余台,采取“三班倒”方式,平行作业与交叉作业相结合,全路段、全天候施工,前后场无缝对接,人停机不歇。生产大干期间项目部水稳日均摊铺3.5公里,沥青日均摊铺4公里,水稳基层最高日铺筑进度5公里,沥青中面层最高日铺筑进度5.5公里,10月份完成产值8500万元,11月份完成产值1.8亿元。这一系列数字,再次刷新了陕西路桥路面施工进度记录,创造了“京昆速度”。这一系列数字,凝结着京昆路面项目全体参建人员披星戴月、苦战攻坚的智慧和心血。
精雕细琢 品质工程树品牌
在京昆路面项目部驻地,“以现场拓市场、以诚信树信誉、以品质创品牌”的大幅标语格外醒目。这是陕西路桥对社会、对业主的承诺,也是京昆路面项目参建人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的切实行动。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围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目标,把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施工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狠抓“两区三场”标准化建设与实体工程标准化施工,针对“三场”标准化建设制定了科学细致的策划方案,从区域面积、场区布局、大棚色系、设备规格、功能区划分、安全措施到排水、降尘、养生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为混合料生产运输提供了******条件,做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通畅。
针对本项目路面结构层类型多,SMA、热再生、冷再生、乳化沥青冷再生柔性基层,以及底基层RAP(沥青路面回收材料)旧料利用等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试验室主任出身的项目经理樊文科带领团队成员潜心钻研、寻策问计,克服了一道道难题之后,很快便如数家珍、成竹在胸。项目部以路面工程常见病害问题为导向,采用多套GPS放样路面边线,有效解决路面线型不顺、摊铺宽度不足、标高测量不准确等问题。增加质检工程师配置,加密自检频度,确保混合料级配、摊铺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碾压工艺及混合料运输、装卸、温度等符合规范要求,层层把关,环环相扣,消除质量缺陷。按照陕西路桥集团石强总经理多次在工地检查指导时提出的要求,项目部把路面拼接部及桥台搭接部作为质量管控重点,推行热切接缝、冷切缝、横向工作缝、布置加筋网等工艺,严格作业标准,精雕细琢,一丝不苟,避免跳车现象和后期纵向裂缝产生。全线路面平整度合格率95.4%,厚度合格率98%,路面压实度试验抽检全部优于规范标准。技术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为陕西路桥提升路面施工“四新”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参与大规模改路面扩建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确保品质工程目标,项目部推行双首件制、评先奖优,激励参建人员抓现场规范施工、抓平安工地创建。生产组织实行可视化调度,将过去集中汇报改为观看无人机拍摄的现场视频,及时调整施工计划、调剂设备配置,降低指挥调度和沟通成本,实现了快速反应、高效运行。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谱新篇
作为市政路桥集团唯一一个党支部“三化”建设示范点,京昆改扩建路面项目坚持“党建引领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带动作用,凝聚合力,激发斗志,为项目施工装上强引擎、注入新动力。党员干部以身作则,领导带班督促生产,通过支部会议、党员大会等形式,问计问需于职工,形成了党员带头、职工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抓质量、促进度、保安全人人尽责,出点子、解难题、搞革新蔚然成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项目党支部根据交控集团党支部“三化”建设要求设立了党建长廊、党员示范岗、青年突击队,推动项目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深度融合。项目党支部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暨庆祝建党101周年活动,参观交控党风廉政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深化“导师带徒”扶持青年成长,举办技能比武、文体娱乐、节日庆祝活动,让参建人员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面对今年反复肆虐的疫情,项目党支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职工健康平安、确保生产不受影响的同时,先后为驻地沿线4个村镇捐赠防疫物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担当,构建起路地一家的和谐建设环境。阎良区凤凰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赵亚娟给项目部送来了“助力社区抗疫情、风雨同舟情永驻”的锦旗。在施工过程中,支部党员心系驻地发展、热心服务群众,收获了许多赞扬和感谢。9月下旬,沿线一处通道受强降雨影响积水较深,通往农田的道路受阻。负责该区域外联工作的张旭辉了解情况后,立即调集机械设备,党员带头上,青年勇争先,十几名职工挥汗如雨一整天,用混合料填平深坑,保障了村民秋收道路畅通无阻。
京昆改扩建路面项目安全保畅是生产施工顺利进展的重中之重,为此,项目部投入安全人员40人,巡查车5台,不间断检查疏导,消除安全隐患,排除拥堵现象。为了解决半幅双向通行中交警人员难以及时到场疏导交通的问题,项目部党员牵头,设置8个应急保畅队伍,昼夜轮班,一旦拥堵,及时启动应急保畅机制,第一时间重新规划设置道路隔离栅,最快速度恢复交通。截至目前,涉路施工段落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其余时段均无长时间拥堵发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部也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
岁寒识松柏。在这寒潮来袭的冬季,京昆改扩建路面项目的职工仍然鏖战在拌合站、摊铺现场的隆隆机声中,仍然坚守在办公室、试验室的灯光下……今天节点目标的达成,更增添了他们奋力前行的底气和勇气。大道如虹,陕西路桥人深藏着“公路建设突击队、交控发展主力军”的坚定信念,正向着更高的目标、更宽广的道路踏歌而行。